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我校创新举措,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

发表日期:2025年02月18日 08:57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

近日,我校正式推出《关于加强专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精准对接我校科技创新需求与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战略,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提升我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效能。此举不仅彰显了我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融合方面的坚定决心,更是其坚实步伐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我校始终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置于核心地位。此次发布的《意见》明确强调,我校将紧密围绕国家和山东省的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产业领域,创新实施一系列具体而有力的措施,强化专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提升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为我校科技创新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岗位设置方面,我校将科学设置科技成果转化岗位,增加“社会服务”和“技术运营转化服务”方向,岗位数量不少于我校已核准专业技术岗位数量的2%,并定向聘用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以确保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在薪酬和绩效分配方面,我校将持续落实相关管理暂行办法,允许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组成员贡献大小自主分配绩效,且不设总量限制,以激励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同时,设立符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特点的薪酬项目,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确保人才的合理回报。在高层次人才培育方面,我校将修订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暂行管理办法,将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纳入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并为符合条件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申请“山东惠才卡”或市级人才卡服务保障,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在考核评价方面,我校将健全考核评价评优机制,对专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实行单独考核,并设置高于全校平均比例的优秀比例。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突出的二级单位,将在考核时予以适当加分,并在绩效奖励分配时给予奖励,以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

与此同时,我校将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合作,共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科技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舞台和丰富的资源支持。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实现高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进程及产业化应用的步伐。此外,我校还将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引才育才模式,实施“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方案,推行“落户在高校、创新在企业”的模式,设置创新型岗位、流动性岗位,自主引进高层次科技成果转化人才。

加强专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我校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举措。此次发布的《意见》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对于提升我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具有深远意义。我校将以此次《意见》的发布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体系框架,优化服务环境品质,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专职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助力我校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更为我校博士单位申建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