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坐落于山海之城、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之一——烟台,是胶东半岛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学校创建于1930年,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经过九十载砥砺耕耘,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在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
学校现设23个学院、74个研究院(所)、62个本科招生专业,有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是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工程学连续两年稳定在ESI全球排名前1%。建成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5个国家级、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研究基地等2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现有专任教师1657人,正高234人,副高56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31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2人、省级84人。现有中国近现代史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等9个省级教学团队,功能材料设计与合成团队、优势学科人才培育团队等2个省级科研团队,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7个。
教育科学学院是鲁东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学院。学院创建于1997年,时称心理教育系,2002年更名为心理与教育学院,2009年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2016年设立鲁东大学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研究院,与学院合署办公。学院拥有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博士项目;高等教育学为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心理学为省级特色专业,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研究基地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
一、现有站点
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4年9月获批,依托教育科学学院,拥有“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方向包括:问题青少年教育、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教育管理与政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师教育研究。
二、招聘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学术品德,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
2.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应为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5.具有较强科研工作能力和良好学术发展潜力。
三、在站期间待遇
1.工资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间计算工龄,与我校在编教职工实行相同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享受同等福利待遇,享受我校在职教职工科研奖励政策。具体年薪面议。
2.博士后研究人员属在职人员,人事工资关系不转入我校的,在站期间我校不发放工资,每年可享受1.2万元的生活补贴。
3.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烟台市区无住房的)在站工作期间,学校提供暂住房一套。
4.人事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在我校落常住集体户口,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如需随站流动,可凭博士后进站的有关证明到相关派出所办理暂住户口手续,子女入托、上学按常住户口同样对待。
5.配偶随博士后研究人员流动的,学校为其安排临时性工作。
四、申请方式
(一)申请人请先联系合作导师(名单见网址:https://psy.ldu.edu.cn/szdw1/sbds1/bssds.htm),合作导师同意招收后,申请人将个人简历、证明材料(学历学位证书,参与/承担课题情况、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电子版发送至人事处及教育科学学院邮箱。
(二)流动站和人事处组织博士后进站审核,通过后提交进站申请材料,办理进站手续。
五、联系方式
(一)人事处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535-6010318
邮箱:ldursc321@163.com
(二)教育科学学院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535-6672862
邮箱:shujiezheng@yahoo.com.cn
鲁东大学人事处
2021年1月11日